饶中浩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先后入选第四批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青年拔尖人才,2020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,江苏省“双创团队”核心成员,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,江苏省“青蓝工程”中青年学术带头人,江苏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高层次人才,江苏省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”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,江苏省“青蓝工程”优秀青年骨干教师。获中国能源研究会优秀青年能源科技工作者,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卓越影响奖,第九届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,第十二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,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,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,吴仲华优秀学生奖,教育部学术新人奖获得者。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提名奖,中国矿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标兵,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职工共产党员标兵,中国矿业大学首届青年五四奖章,中国矿业大学十佳青年教职工,中国矿业大学第九批优秀创新团队卓越团队带头人。曾任江苏省高效储能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主任,中国矿业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,英国University of Nottingham高级研究学者,美国Texas A&M University高级研究学者,日本Hokkaido University日本学术振兴会外籍聘用研究员(JSPS Fellow)。 | ||
教学方面,先后主持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项,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(结题评价为优秀),中国矿业大学教学成果培育重点项目1项,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1项。第一作者发表教学论文2篇。第一作者出版“十三五”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1部、煤炭高等教育“十三五”规划教材1部。获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(排名第1),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(排名第2)、二等奖2项(均排名第1)。 科研方面,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(其中青年基金结题评价为特优),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,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、面上项目各1项,中国矿业大学学科前沿科学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等其它纵向项目10余项。第一/通讯作者共发表SCI期刊论文100余篇 ,其中JCR一区80篇、二区15篇,个人H-index为35,先后有2篇SCI论文入选“ESI”热点论文,11篇SCI论文入选“ESI”高被引论文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期刊21篇,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期刊15篇,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期刊10篇。出版专著/教材5部(第一作者3部)。获授权发明专利28项(第一发明人20项,其中美国专利1项,韩国专利1项,日本专利2项)。研究成果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(排名第1、2),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(排名第2、6),徐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(排名第1),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项(均排名第1),江苏省轻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(排名第1),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(排名第1)。 育人方面,先后独立或合作指导已毕业博士3人、硕士18人,其中1人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,1人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,3人获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,4人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,8人获中国矿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。6人获CSC资助出国攻读博士学位或联合培养,2人入选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,6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,4人获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创新博士奖学金,15人获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创新硕士奖学金。3人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,7人获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。 先后担任IEEE PES中国区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动力电池技术分委会常务理事,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,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青年论坛组委会委员,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,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,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、中国硅酸盐学会矿物材料分会青年理事。受邀做国际/国内大会/分会主题报告16次,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共同主席/分会场主席5次,国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/分会场主席17次。是《矿业科学学报》、《能源研究与利用》编委,另担任5个SCI期刊编委/客座编辑,40余个SCI期刊的审稿人,以及国家科学技术奖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、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等的评审专家。 | ||
2020.06-至今 | 中国矿业大学,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,副院长 | |
2016.11-至今 | 中国矿业大学,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,教授 | |
2019.07-2020.1 | 中国矿业大学,江苏省高效储能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,主任 | |
2019.08-2019.09 | 英国诺丁汉大学,高级研究学者 | |
2018.08-2018.09 | 美国德克萨斯 A&M 大学,高级研究学者 | |
2015.01-2016.10 | 中国矿业大学,电力工程学院,教授(直接破格) | |
2014.12-2015.02 | 日本北海道大学,日本学术振兴会外籍聘用研究员(JSPS Fellow) | |
2013.07-2014.12 | 中国矿业大学,电力学院,副教授(直接破格) | |
2014.01-2016.12 | 中国矿业大学,化工学院,博士后(导师:赵跃民) | |
教育经历 | ||
2010.09- 2013.06 | 华南理工大学,化工过程机械,博士 | |
2008.09- 2010.06 | 广东工业大学,热能工程,硕士 | |
2004.09- 2008.06 | 广东工业大学,热能与动力工程,本科 | |
科研获奖 | ||
[12] 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(2020,排名第1) [11] 江苏省轻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(2020,排名第1) [10] 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(2019,排名第1) [9] 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(2018,排名第2) [8] 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(研究类)三等奖(2018,排名第1) [7] 徐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(2017,排名第1) [6]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自然科学三等奖(2016,排名第1) [5] 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(2016,排名第2) [4] 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(2014,排名第6) [3] 日本学术振兴会外籍聘用研究员(JSPS Fellow)(2014) [2] 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(2014) [1] 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(2012) | ||
人才计划 | ||
[10] 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青年拔尖人才(2018) [9] 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(2018) [8] 江苏省“双创团队”核心成员(2018) [7] 江苏省“青蓝工程”中青年学术带头人(2017) [6] 江苏省第十三批“六大人才高峰”高层次人才(2016) [5] 江苏省第五期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”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(2016) [4] 江苏省“青蓝工程”优秀青年骨干教师(2016) [3] 中国矿业大学第九批优秀创新团队卓越团队带头人(2019) [2] 中国矿业大学校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(2014) [1] 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师“启航计划”培养对象(2013) | ||
荣誉称号 | ||
[22] 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提名奖(2020) [21] 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(2020) [20] 中国能源研究会优秀青年能源科技工作者(2020) [19] 中国矿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标兵(2019) [18] 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卓越影响奖(2019) [17] 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(2019) [16] 中国矿业大学十佳青年教职工(2018) [15] 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职工共产党员标兵(2018) [14] 中国矿业大学首届青年五四奖章(2018) [13] 第九届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(2017) [12] 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优秀指导教师(2017) [11] 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度教职工考核优秀(2016) [10] 第十二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(2016) [9] 第五届徐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(2016) [8] 第二届“协鑫杯”大学生绿色能源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(2016) [7] 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度教职工考核优秀(2014) [6] 中国矿业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优秀指导教师(2014) [5] 第五届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最佳导师奖(2014) [4]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(2014) [3] 吴仲华优秀学生奖(2013) [2] 华南理工大学十大学术之星(2012) [1] 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(2011) | ||
学生培养 | ||
[19] 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(2020,排名第1) [18] 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(2017,排名第1) [17] 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(2018,排名第1) [16] 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(2016,排名第2) [15]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二等奖(2019,指导教师) [14]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(2018,指导教师) [13] 中国化工学会年会优秀墙报奖(2017,指导教师) [12] 中国化工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(2017,指导教师) [11]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三等奖(2017,指导教师) [10] 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优秀指导教师(2017) [9] 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团队(2016,指导教师) [8] 第三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“中聚电池最佳墙报奖”(2016,指导教师) [7] 第二届“协鑫杯”大学生绿色能源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一项、优秀奖两项和优秀指导教师奖(2016) [6]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一等奖(2016,指导教师) [5] 第十四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(2015,指导教师) [4] 首届“协鑫杯”大学生绿色能源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(2015,指导教师) [3] 第五届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金奖和最佳导师奖(2014) [2]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二等、三等各一项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(2014) [1] 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(2014,指导教师) | ||
社会、学会及学术兼职 | ||
[24] 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,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[23]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,委员 [22]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,委员 [21]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青年论坛组委会,委员 [20] 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,委员 [19] 中国硅酸盐学会矿物材料分会,青年理事 [18] 《矿业科学学报》,编委 [17] SCI期刊Thermal Science,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[16] SCI期刊Scientific Reports(Nature Publishing Group),编委 [15] SCI期刊Plos One,编委 [14] 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otoenergy,客座编辑 [13] SCI期刊Energies,客座编辑 [12] 2019年16th UK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, Session Chair. [11] 2017年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Fluids and Thermal Engineering, Session Chair. [10] 2017年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ic Vehicles, Organizing Committee Co-Chair, Session Chair. [9] 2016年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, Program Co-Chairmen. [8] 2019年淮海绿色功能材料产学研论坛,大会共同主席 [7] 2018年多相流与新能源青年学者论坛组委会委员 [6] 2018年第三届电池设计与管理青年学者论坛,大会主席 [5] 2018年传热传质青年学术论坛,分会场主席 [4] 2017年第二届传热与多相流青年学术论坛,分会场主席 [3] 2016、2017年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学术年会,分会场主席 [2] 2016、2017、2018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,分会场主席 [1] 2015、2016、2017、2018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术会议,分会场主席 |